阜新地区一站式网络营销服务商

网站建设、网络推广、网站维护、城市站群

【点此咨询】

当用户为内容付费时,他们可能在想些什么?

阜新网站制作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新闻媒体的一系列报道体现了作为内容传播机构的责任与担当,但回到经营本身,大量的内容生产所消耗的成本该如何消化,成为其维持良性运转的重要推动力。

将目光投向国外,新闻的付费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但国内的市场化媒体在实施该转型策略时大多都比较艰难。

究竟如何让“为内容付费”的意识和习惯深入人心呢?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通过编译路透新闻研究所这篇对于美国、英国和挪威三个国家的内容付费用户的调查报告,梳理新闻媒体在内容付费领域的探索状况,从用户消费心态角度为媒体和内容服务平台的付费之路提供一些思路。

高速增长下的盈利困境

以视频内容为例,从“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国内视频平台的发展之迅猛,令人惊叹。伴随着5G的萌芽与发展,视频平台的市场增值潜力巨大。据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表示,全球视频流媒体服务市场价值达366.4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1245.7亿美元。各大传媒龙头和互联网巨头持续加码这一赛道,行业高速增长的背后,思考如何进入付费模式的正循环,从而获得盈利,乃是重中之重。

目前,国内网络视频行业整体呈现出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多足鼎立的竞争局面。据爱奇艺2019年财务报告显示,2019财年爱奇艺总营收达到290亿元人民币(约合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订阅会员规模达到1.07亿,订阅会员规模同比增长22%。但即使在这样的增长下,爱奇艺全年运营仍亏损93亿元人民币(约合13亿美元)。


面对亏损,大部分视频平台在上调其会员费的动作上也非常谨慎,原因多是对大量会员用户流失的恐惧,

反观国外流媒体巨头Netflix,其10月29日开启了美国订阅用户提高价格的计划,一经推出,股价不降反升,上涨5%。该反差出现的最大原因,或许就来自于Netflix逐步形成的付费模式的新生态循环:通过巨额投入生产优质内容以吸引付费用户,再用获得的盈利投资优质内容反哺用户的闭环。

为什么像爱奇艺这样的知名视频平台仍然无法实现盈利?如何尽可能地让用户觉得自己的会员费花得值?通过这篇对新闻类内容的用户人群的研究报告,我们或许能一窥这些用户的基本想法。

报告解读

单一品牌/平台占主导地位

首先,报告显示,在那些使用过、或者有意向使用在线新闻付费服务的人群中,有三种最常见的访问渠道:

1.订阅来自单一传媒集团的在线新闻服务

2.订阅单一品牌的线上线下捆绑新闻服务

3.订阅付费新闻聚合平台。

其中采取第一种渠道的人数占比都是最高的。第二种在挪威的人数相对较多,达到20%,说明也存在一定群体使用。而最后一种:付费新闻聚合平台,在美国、英国和挪威三个国家的调查中使用人数皆为最少,除了在美国相对流行(达到4%),这可能还主要归功于美国的本土品牌苹果所推出的Apple news+。

图注:美、英、挪威三国目前使用在线付费新闻人群的不同访问渠道的人数占比

由此可见,单一相对专业、简洁明了的新闻服务更加能俘获消费者的心,从而拿下增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们选择付费新闻产品时,就像其他的消费行为一样,品牌效益也不容忽视。

赢家通吃的现状

品牌效应的影响在受访人群中得到印证。在美国,超过一半的人可以获取当地的专业媒体服务,如《纽约时报》或《华盛顿邮报》。而在英国,则是《泰晤士报》或《每日电讯报》。就一般情况来看,大部分内容消费者都形成了访问单一品牌新闻的习惯,也就导致了“赢者通吃”的局面,即常说的寡头化格局。

付费群体年龄分布

可以发现,能够自行承担在线新闻费用的人群,在英、美、挪威的比例分别为75%、84%、75%,年龄都在18岁以上。而消费的主力群体年龄主要集中45+,其中英国占91%、美国92%、挪威为83%

图注:自行支付在线新闻费用的人群的年龄分布

用户产生付费行为的三大基础因素

最新文章